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上课讲激素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时用什么举例才

来源:生物信息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摘要:生命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信息的传递,维持了生物及其环境的稳定性。 本文从细胞内、细胞间、种群及生态系统中非生命信息与生物群落之间的信息交换,说明了信息传递

摘要:生命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信息的传递,维持了生物及其环境的稳定性。 本文从细胞内、细胞间、种群及生态系统中非生命信息与生物群落之间的信息交换,说明了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类型及意义。

生物信息学论文摘要,上课讲激素传递信息的主要时用什么举例才通俗易懂?

中生物信息传递的实例

作者:朱龙

摘要:生命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信息的传递,维持了生物及其环境的稳定性。 本文从细胞内、细胞间、种群及生态系统中非生命信息与生物群落之间的信息交换,说明了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类型及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传递

中图分类号: Q-49文献识别码: e

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同一细胞内、不同细胞和不同生物体之间。 信息传递包括蛋白质、离子、激素等化学因子,以及声波、光粒子等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 通过信息传递,促进机体顺利实现生命活动,使生命个体、群体及生命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 .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1.1以分泌蛋白为递质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的能力。 分泌的化学物质既有结构蛋白质,也有功能蛋白质。 属于胞外酶、部分蛋白质类激素等功能蛋白生长因子、血清蛋白、细胞外基质蛋白等结构蛋白。

1975年,Blobel和Dobberstein在信号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信号假说,其要点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应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开始; 合成的n -末端信号序列暴露于核糖体后,通过自由碰撞与内质网膜接触,然后通过n -末端信号序列的疏水性插入内质网膜; 蛋白质继续合成,作为接头环合成穿内质网膜分泌蛋白时,除信号被信号肽酶切除外,均进入内质网腔; 如果是膜蛋白,通过一个或多个转移终止信号将蛋白锚定在内质网膜上。 此后,信号假说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 在核糖体上,直接以mRNA的遗传密码为模板,将每一个氨基酸组装成多肽链,多肽链再经囊泡修饰和加工进入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和分装,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这些分泌蛋白以膜小泡的形式逐渐向细胞膜前进,通过细胞膜的细胞吐出作用排出细胞外,有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分泌蛋白的走行途径为: (核糖体)分泌蛋白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1.2以电子流为传质

1.2.1叶绿体类囊膜上的电子传递:光能电能

叶绿体的囊体膜正在进行能量转换。 其大致过程为:叶绿体类囊体膜有两种色素。 一类为常态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另一种是吸收光能,转换光能,处于特殊状态的为数不多的叶绿素a。 在光的照射下,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到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激发这些叶绿素a而失去电子。 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到带有正电荷的NADP。 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变成强氧化剂,从水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氧化成为O2和h,叶绿素a通过得到电子恢复了稳定。 因此,在光照作用下,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不断失去电子、获得电子,形成电子流,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1.2.2电子向线粒体内膜传导

电子传递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由三种蛋白质复合物组成,每一种都有一种以上的电子传递体。 还原型辅酶NADH中的氢离子和电子被电子传递体接受。 电子传递体将电子进一步传递到末端。 当高能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输体时,能量不断减少。 这些减少的能量被用于合成ATP。 电子传递的最后一站是氢和氧结合形成水。 2H 2e 1/2O2H2O。

1.2.3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神经纤维的某个部位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迅速发生电位变化,膜外从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从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但相邻未兴奋部位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这样,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和邻接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电位差,也有电荷的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该电流在膜外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该局部电流还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引起与上述相同的电位变化,另外产生局部电流。 这样依次进行,兴奋不断向前传递,兴奋的部位不断恢复到原来的电位。 这样,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递,神经纤维膜内的电流流动决定了兴奋传递的方向。

2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间通讯)。

文章来源:《生物信息学》 网址: http://www.swxxx.cn/zonghexinwen/2022/1207/720.html



上一篇:AIMBE Fellow 潘毅:少年状元、九年学术荒,拒做生
下一篇:生物信息学文献检索论文(生物信息学发表论文

生物信息学投稿 | 生物信息学编辑部| 生物信息学版面费 | 生物信息学论文发表 | 生物信息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生物信息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