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信息学版面费是多少[06/30]
- · 《生物信息学》投稿方式[06/30]
- · 《生物信息学》期刊栏目[06/30]
基因编辑:纠正错误的“生命魔剪”(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此时,如果配上一套动力和安全性都上乘的“递送系统”,就完整了。当导航、手术刀和正确答案都准备就绪,这些执行编辑工作的关键“人物”,需要被
此时,如果配上一套动力和安全性都上乘的“递送系统”,就完整了。当导航、手术刀和正确答案都准备就绪,这些执行编辑工作的关键“人物”,需要被护送进入人体并直达目的地。而这看似最平平无奇的一步,反而是整个基因编辑系统里相对较难的一部分。假设我们想要编辑肝脏细胞的基因,就需要将向导RNA和基因编辑剪刀“打包”在一个针剂里,然后通过注射的方式输进人体内。
作者:马丽佳(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功能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实验室负责人)
这就有些类似于编辑文章。根据文字出错方式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去纠正。如果是有一段错误的文字被放到了不该出现的地方,或者虽然只有一两个错字,但是删掉这些错字和它附近少量的文字反而使句子恢复原意,那就可以直接切掉不需要的文字。这也是目前临床试验中最基础、采用最多的剪切式方案。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剪开错误的片段,又怎么把正确的填进去呢?
但仅仅针对某一个疾病基因,去开发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是一项非常大的系统性工程。结合创新研究范式、基因测序高通量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我们团队正在搭建一个AI助力的基因编辑工具开发平台,全方位优化CRISPR系统,筛选开发出更多的对症基因治疗方案,同时使这项技术可以更精准、更安全地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本文转自:光明网
3、“导航防护衣”还需更加优化
不过这样的好消息,在目前阶段依然是罕见的。从技术到临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基因编辑技术还有许多值得开发和深化的地方,但是随着科学家和创新药物研发工程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因魔剪”会像外科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一样,精准、快捷和有效地将病灶清除。
这团复合物从针头位置开始往肝脏“跑”,如果没有保护,这些外来物在路上难免会遭到免疫系统的攻击,很多时候还会去到不想让它们去的组织器官。此时,可以把“递送系统”,看作给向导RNA和“基因魔剪”穿上了一件“导航防护衣”。只有当它们抵达执行基因编辑任务的目标细胞时,“防护衣”才会自动脱落,释放出一整套基因编辑工具。显然,什么材质适合做这件防护衣,如何避免防护衣提前脱落,这些都是需要优化的技术要点。
首先,找到更先进的导航。假设已知某一处基因片段出错需要通过编辑来修正,实际操作时往往需要在一定的坐标范围内选择“一刀切”的下刀位置。如果向导RNA足够优秀,它就可以规划出一条最优路线:比如,选择哪个点下刀,既可以准确切除错误片段,又不会误伤沿途其他的基因;又比如,能够从极其相似的两个或几个目的地中,辨认出真正需要执行编辑任务的那一个。
这种逐渐兴起的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范式,深度结合高通量实验数据与人工智能模型,通过数据特征的提取和模型的不断优化,实现从靶点发现、新编辑工具开发、新靶点基因治疗策略开发到最终成药的一体化技术。最终将打通人工智能结合生物学数据进行CRISPR系统开发的全流程,加快遗传病、癌症等治疗方案的开发速度,让更多期待被救治的病患,能有机会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
找到“基因书”中错误的片段并将其精准地恢复为正确的片段就是基因“编辑”。CRISPR,是基因编辑技术的一种,相比早前另外两种基因编辑技术TALEN和ZFN,它更灵活易用,同时具有高精度和低成本等优点。这些优点,得益于两个关键“人物”——gRNA和Cas9。gRNA,也叫向导RNA,顾名思义就像GPS导航。在“基因书”里,向导RNA的职责就是在浩如烟海的基因组“文字”中找到出错的地方,然后规划出前进路线;而Cas9,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它就像剪刀,会沿着向导RNA规划好的路线抵达出错地点,然后剪开错误的基因片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称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为“基因魔剪”的原因。
依靠现代数据连接和人工智能算法所具有的独特能力,可以保持生物事件的实时和动态性。由此对非线性功能关系进行建模,可以有效提高模型与过程的匹配度。例如,美国博德研究所(Broad研究所)的DavidLiu团队及其他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并已于2018年11月7日在《自然》上发表。该模型可以理解为人工智能,实现了高精度地预测人类和小鼠细胞如何响应CRISPR诱导的DNA断裂。他们证明即使没有模板,Cas9编辑也是可预测的,并且能够精确修复预测的基因型,从而纠正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突变。在这些领域,中国的科学家团队也已经逐渐接近世界最好的水平。
文章来源:《生物信息学》 网址: http://www.swxxx.cn/zonghexinwen/2022/070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