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本书是关于生物经济的深度对话,是“厚积薄发

来源:生物信息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然科学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厚积薄发”的现象。 这本书也是如此,深度对话的时间不一定很长,却是诸多智者、觉悟者、先行者“厚积薄发”的产物,确实值得更多的人一读,

自然科学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厚积薄发”的现象。这本书也是如此,深度对话的时间不一定很长,却是诸多智者、觉悟者、先行者“厚积薄发”的产物,确实值得更多的人一读,它将帮助你开启一扇通向崭新世界的大门,这个崭新世界,是生命世界,更是未来世界。

《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一书的主编李斌20多年跟踪、记录乃至推动基因组学等生命组学的发展,还从观察者角度颇有创意地提出了自20世纪中叶至今的“生命政治学六部曲”,旗帜鲜明地指出“生命政治学六部曲”的背后是技术的进步、工具的进步,并且抓住这次“做大做强生物经济”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契机,通过和10多位知名专家、科学家、创新型企业家、投资人深度对话,向公众揭示了生物经济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指出生物经济将产生“10×10”或“10的10次方”的巨大效能,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落实的重大战略部署,呼吁“深刻把握生物经济发展规律,大力促进生物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李斌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作者为中科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科技委主任)

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转录组等,组学的发展引领了20世纪末至今的生命科学大发现时代,一系列重大发现喷薄而出,生命科学呈现爆发式成长乃至革命性突变的态势。

我们团队从事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20多年,率先提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科学目标与技术路线,倡导并领衔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国际“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揭示了人体首个器官(肝脏)蛋白质组,还启动了“中国人蛋白质组计划”。

生命体,是迄今已知最为复杂的物质系统。从人体结构的大发现到生物物种的大发现,近代以来,生命科学不断出现大发现时代,从500多年前持续至今。

李斌还围绕“这场产业革命,和以往有何不同”这一重大问题,和被访谈对象一起“梳理”,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生物经济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异同,指出人类经济社会已从“改造客体”时代进入“改造主体”时代,并尝试就生物经济时代缘何是“一个革命性时代”进行阐释,告诉人们“生物经济引领的新产业革命加速到来”,世界正从“万物互联”转向“万物共生”,面对这场不同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中国没有任何理由、任何资本再次失之交臂。

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随着各种组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以及若干生物医学大科学计划的推进,“生命组学”的数据体量完全具备大数据的5V特征。传统大数据通常基于观测表象,“生命组学”大数据则基于生命时空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生物分子,故其必定蕴含了生命系统构成的原理与运行的规律。系统解读“生命组学”大数据,不仅将带来对生命的进一步的理性认知,而且有望升阶医学诊疗、健康管理水平,推动医学进入全新时代:智慧医学时代。

下一步,我们将在国际范围部署建立“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技术体系和行业标准,打造临床诊疗新模式,将以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为理论指导,以人类生理和病理蛋白质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高通量蛋白质组鉴定和海量蛋白质组数据分析技术为支撑,竭力铸就以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和创新药物为突破口的新一代精准医学引擎,大幅提升对重大、疑难疾病的“精准定位”和“精确打击”能力。

文章来源:《生物信息学》 网址: http://www.swxxx.cn/zonghexinwen/2022/0617/711.html



上一篇:用遗传学重构人类历史事件,复旦大学徐书华相
下一篇:基因编辑:纠正错误的“生命魔剪”

生物信息学投稿 | 生物信息学编辑部| 生物信息学版面费 | 生物信息学论文发表 | 生物信息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生物信息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