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AIMBE Fellow 潘毅:少年状元、九年学术荒,拒做生(2)

来源:生物信息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只是,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潘毅面临的难题还远不止如此。 1993年,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学科迎来大爆发。 潘毅开始更加深入地学习生物学

只是,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潘毅面临的难题还远不止如此。

1993年,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学科迎来大爆发。

潘毅开始更加深入地学习生物学专业知识。

谈及过往,许东表示潘毅不论是担任佐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期间,还是后来升任文理学院副院长后,都展现了出色的管理能力,“潘毅教授的活动能力很强,善于交往,他主持的杂志也做得非常好。”

对身为系主任的潘毅来说,如何利用眼下有限的资源使计算机系脱颖而出是个难题。

因患“脆骨症”无法独立行走、只能依靠扭扭车代步的张亮,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535分的成绩,超过安徽省理科一本线44分。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张亮曾提起自己的理想志愿——深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他希望在沿海城市上大学。遗憾的是,深理工的计算机专业今年尚未开始招收本科生。

到2020年回国时,潘毅已经获得了乔治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大学杰出教授、州校董教授、AIMBE院士等诸多荣誉,在生物信息学波澜壮阔的三十年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家都不理你,也会感觉很心寒。”潘毅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

潘毅介绍,生物学家们无法体会计算机学者在改进程序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双方在合作中常常产生误解。“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我们的研究才能继续朝前走,这也正是很多学校做不成生物信息学的原因。”

“潘老师不仅是我的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雷秀娟向雷峰网《医健AI掘金志》介绍,她前往佐治亚州立大学学习时,潘毅已经是全球知名的科学家、院士,依旧会花大量时间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从论文思路到框架、内容、表达、图表等等,精益求精。

沈美明教授对潘毅更是慷慨解囊。潘毅表示,“我出国留学前手头没有美金,还是沈老师借了钱给我解燃眉之急。”

潘毅与李明、王建新两位教授以及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共同出席ISBRA 2014??

同样在2018年,郑纬民院士到苏州出差时,还专程前往潘毅的故乡苏州吴江区参观,在他以前的居所与上大学前工作过的工厂拍照留念,可见他对自己这位徒弟的喜爱。

2018年,ISBRA会议在北京召开时,潘毅与李敏这对师生曾同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做报告,徐鹰同样也在受邀之列。

“又要做一个小字辈,从头开始干起,这样的感觉是很不好的。”

中国最早一批的生信人,在1960年前后出生。1978年,恰同学少年。

深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听闻后,决定与学校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安徽看望张亮。虽然最终因公务而未能成行,但学校小分队带去了潘毅的书信,潘毅也与张亮现场连线,鼓励他未来报考学院的研究生。

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乔治亚州立大学任教时,潘毅曾先后担任乔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和生物系系主任、文理学院副院长等职位,带领该校的计算机系从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成长为生物信息领域世界第22名。

郑纬民院士在潘毅老家胡家弄拍照留念

“我始终对学生讲,研究问题不仅仅要关注AI,还要将AI的算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算法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落地的基础,才有顶天立地的效果。”

潘毅在佐治亚州立大学参加学生毕业典礼

那时候计算机背景的学者中,鲜少有人愿意选择跨行到生物这一高难度的领域,潘毅却觉得这或许正是佐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突围的机会。别人不想干的事情他来干,并且一定能干好,他要成为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目前,雷峰网启动《生物信息学的三十年往事》专题,将陆续推出徐鹰、潘毅、周耀旗、许东、唐建等新老学者的人物故事,记录光辉岁月,以照后人之路。

许东在密苏里大学担任系主任时,曾几次前往佐治亚州立大学交流访问,与同为系主任的潘毅交流颇多。

1991年,潘毅从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按照计划,他应该进入一所研究型高校担任教职,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

但生物学家往往也不懂计算机技术,对方总是将计算机专业的学者当做写程序的“工具人”,而非真正的合作伙伴。

谈及回国原因时,潘毅表示:“和白人打交道的场合待腻了,想换个环境,回家乡来。留在美国每天和十几二十个白人系主任聊天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太轻松的事情,反而是回到国内再创一个学院,继续做我的研究更有意思。”

文章来源:《生物信息学》 网址: http://www.swxxx.cn/zonghexinwen/2022/0914/718.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已预测几乎所有已知蛋白质结构,对药
下一篇:上课讲激素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时用什么举例才

生物信息学投稿 | 生物信息学编辑部| 生物信息学版面费 | 生物信息学论文发表 | 生物信息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生物信息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