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一位1977年的高考状元,决定去深圳再造「生物信(4)

来源:生物信息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位在美国某所大学担任副院长职务的华人教授,在乔治亚州立大学进修时曾与潘毅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作为学校里几十个院长中唯一的亚裔,这位华人

一位在美国某所大学担任副院长职务的华人教授,在乔治亚州立大学进修时曾与潘毅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作为学校里几十个院长中唯一的亚裔,这位华人副院长虽然没有受到明显的针对和攻击,但隐形的歧视无处不在。在他工作的学校,其余的白人院长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将他排斥在外,甚至连日常的对话都无人给予回应,更不必说在涉及学校工作决策时的发言权,可谓是孤立无援。

同样作为亚裔的潘毅在美国境遇如何,可想而知。说不被排挤和忽视,是不可能的。让作为亚裔的潘毅担任系主任,能服众吗?

潘毅对雷峰网说,在他数十年异国的经历中,始终秉持着“顶天”、“立地”、“做人”的原则。“当你的研究水平远远超过别人,同时又能为团队无私奉献的时候,慢慢就会获得大家的认可。这也许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集体主义精神。”

对于潘毅的上级来说,他是一个能够带领团队创造奇迹的leader,无需学校的额外支持就能将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就这样,潘毅在生物信息领域耕耘16年,将乔治亚州的计算机系从籍籍无名送上顶峰。但他的人生,会一直在乔治亚大学直至谢幕吗?

甲子之年,重新出发

在2020年5月前,潘毅没有想到,自己会与深圳结缘、会在数十年的海外教学后,重新回国。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83年9月,深圳第一所高校深圳大学开学;201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南方科技大学,10年后的2022年,南科大已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11月30日,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

此外,深圳还吸引了诸多国内外名校前来合作办学。近年来,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学校相继创办。

深理工也是合办高校之一。

2020年5月,潘毅受邀到深圳先进院进行学术交流时,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邀请潘毅加入深理工,组建一个新的计算机学院。

这是一所新学校中的新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新学校,2019年正式进入筹建阶段。2020年10月,潘毅入职前夕,深理工建设刚刚启动。

深理工下属共6个学院,分别是潘毅担任院长的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命健康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成生物学院。

从院系设置不难看出学校对计算机与生物两门学科“融合共生”的期待,潘毅作为在生物信息领域有着深厚积淀的教授,正是这个新学院所需要的开拓者。

但是对潘毅来说,创办一个新高校中的新学院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彼时潘毅已经升任乔治亚州立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入选学校终身教授,并先后被评为大学杰出教授与州校董教授。

对他来说,再过几年,自己就可以光荣退休。而接下深理工的橄榄枝,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团队,一切要从头开始,所有的风险和困难都不可预测。

“就是跟着内心走。我到这个岁数已经不需要这种头衔了,我需要实实在在的心理安慰。”

对潘毅来说,回到故国在祖国的支持下继续做研究,工作之余与国内的旧友聊聊天,这才是他真正向往的生活。

自2020年12月入职深理工后,潘毅主要将精力放在了三项工作上。

首先,要为学院未来发展的方向梳理出清晰的脉络。

与接手乔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时的情况相似,深理工的计算机学院同样是毫无根基的新学院。而生物信息既有理论创新,同时又能做出落地的应用,因此潘毅延续了当年的思路,再次将生物信息作为突破点。

深圳先进院原有的生物信息医疗中心对潘毅来说是一大助力,他面向海内外招聘生物信息领域高素质人才,先将团队组建起来,才好进行后续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其次,继续用大量精力完成个人研究。

潘毅始终信奉“实力才是硬道理”,作为学院的掌门人,只有个人实力出众,以身作则专注科研,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学术成果,才能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信服,从而接受他在学院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决策和判断。

最后,也是学院最重要的任务——培养一批有计算机背景的交叉领域的高质量毕业生。

目前,深理工尚在筹建阶段,不能独立招生,计算机学院从河北大学、沈阳航天航空大学等学校招收了一批优秀学生进行联合培养。按照潘毅的计划,学院将于明年开始正式招生。

文章来源:《生物信息学》 网址: http://www.swxxx.cn/zonghexinwen/2022/0511/704.html



上一篇:融资丨「大睿生物」完成3300万美元A轮融资,推进
下一篇:应用生物医药信息学重点实验室落地温肯

生物信息学投稿 | 生物信息学编辑部| 生物信息学版面费 | 生物信息学论文发表 | 生物信息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生物信息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